2021年9月4日

欲望的美學: 第五章 5-2 深論《孔子家語》&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0:00:00 孔子與先秦儒家的差異
0:05:50 理想具有流動性
0:14:20 《孔子家語》:君子亦有窮乎
0:50:10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
1:01:35 《最後的審判》簡史與修改
1:12:10 讀者提問 1
1:19:50 大衛像&讀者提問 2
1:42:40 讀者提問 3

20210903 - 清大水木書坊

2021年5月3日

欲望的美學: 第五章 5-1陶淵明活潑的生命美學


0:00:00 時代背景
0:04:50 教改世代的感受vs陶淵明堅守的價值
0:15:40 陶淵明生平:彰顯人的理想與現實伸縮有度
0:20:45 家貧卻可擁有其理想
0:25:00 現實與理想糾葛:41歲以後歸隱開始認份;
          46歲徹底覺醒,選擇不再違背自己的核心價值
0:41:30 陶淵明的人性實驗〜當情感得到滿足時,會珍惜
          做為人的美好特質,不輕易糟蹋自己
0:48:30 從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看人的生理、心理、意義感的想要(可欲)
1:13:20 意義感與生命的變化〜
          理想隨著成長而深刻化、精緻化
          核心價值的外在表現隨境遇而變遷
          僵固的價值判斷是因欠缺內在的自省

20210502 - 台北成功中學

2021年4月11日

欲望的美學:第四章 華茲華斯的崇高之美


0:00:00 引言:華茲華斯.《亭潭修道院》
0:05:40 華茲華斯的生平&創作背景〜對都會文明與法國革命失望,
欲以大自然之美為救贖
0:27:00 1795年遇柯律治(Coleridge)〜發願一起創作詩集,
想要引領人類回歸精神與情感上的伊甸園
0:33:40德國浪漫主義對柯律治與英美的影響〜「原鄉情懷」普及,影響深遠
0:50:10 視覺賞析〜賞心悅目(the beautiful)vs崇高之美(the sublime)
1:01:00 都會與大自然的關係〜塑造人的精神樣貌
查爾斯.伯尼的指責&古希臘的成見
華茲華斯心裡的倫敦與湖區
1:06:49 華茲華斯論文《崇高與美麗》vs拜倫敘事詩《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
1:14:00 詩是讀者與作者的心靈對話
與時俱遷的評價〜華茲華斯的作品在1819年時是許多人鄙夷的對象,
在1850年之前他已經被公認是那個時代偉大的英國詩人
1:24:20 讀者提問Q&A

 20210409 - 新竹清大水木書坊


2021年3月29日

欲望的美學: 第三章 邊沁純粹智性發展vs彌爾內在情感涵養



0:00:00 只有快樂並不夠,還需要「意義感」的滿足「意義感」仰賴學而知之的覺察,不是靠理性思辨
0:14:40 貝多芬的痛苦
0:25:20 快樂有「質感」(意義、價值)的差異
0:33:45 邊沁,快樂與痛苦沒有層次的差別(生物決定論)彌爾,站在人類的觀點來詮釋效益主義
0:38:10 理性與感性的貌似與分野
0:42:10 邊沁:理性的神童,情感的侏儒〜對人性的了解太淺薄,不適合研究倫理學
0:54:20 彌爾:英國19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20歲左右的意義感危機,人生再也找不到任何喜悅
1:01:30 彌爾從華茲華斯的詩獲得救贖〜孕育各種感受、產生內在的共鳴,重新找回精神性的愉悅和情感
1:06:30 精神與情感的世界:只有在大自然所喚起的情感才能帶給人真正的幸福
1:08:30 結語:情感的品味與分辨,人格的涵養與轉化

20210327 - 台北

2021年3月7日

欲望的美學: 第二章2-2 從梭羅重新認識論語-安貧樂道的生命情境



0:02:40 《論語述而》、《論語庸也》〜孔子和顏回的安於貧賤
0:05:00 顏回素描(總匯)〜樂道才能安貧
0:10:10 《孔子家語》〜孔子的核心價值
0:36:00 梭羅離群獨居的目的〜追求更高的可欲和滿足
0:46:20 《湖濱散記》的啟發〜我們如何在生活中培養出敏銳的心
              和自得其樂的感受能力?
0:52:20 功名利祿的代價〜ex.卡內基犧牲其人生和靈魂換取虛名
1:27:30 心靈與生命的藝術家〜完成自我,人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如何提升自我覺察、分辨、評價與品味的能力?
1:34:30 康德的謬見〜感性是生而知之,不學而能的本能
1:45:00 Q&A

20210305 - 新竹清大水木書坊

2021年3月1日

欲望的美學: 第二章 2-1 梭羅湖濱散記 - 離群索居與自願貧窮的意義


0:01:20 在大自然中尋找超越本能欲望的滿足
0:19:10 梭羅對待欲望有別於善惡對錯的活潑彈性方式
0:25:15 獨居之樂:精神上的自由與超越,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0:46:50 功名利祿的代價:取得的手段意味著付出的代價(賺得全世界卻失去自己)
0:57:00 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本質是什麼?
1:01:10 絕大多數人的人生,都被浪費在無關緊要的細節裡
1:06:15 自願貧窮:避免成為財富的奴隸,擁有心靈最大的自由
1:11:45 梭羅用讀書、沉思、寫作探索內心世界,從而達到精神的昇華
1:28:30 人生並非往一個終點走,要認真活過每一天


 20210221 - 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