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俄國小說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俄國小說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10月12日

戰爭與和平(23)

討論範圍 : 尾聲
 2013/10/11錄音

2013年10月6日

戰爭與和平(22)

討論範圍: 第 4 卷 3, 4 部
2013/10/04 錄音

2013年6月11日

《戰爭與和平》討論提綱 (12)

閱讀書籍:托爾斯泰著,《戰爭與和平》
譯者與出版:草嬰譯,貓頭鷹化出版社(或木馬文化出版社)
討論範圍:第四卷第二部(共34 章)

討論提綱

(1)皮耶爾被俘虜以後,反而找到他遍尋不著的寧靜和和諧,為什麼?
(1A)行刑的經歷對他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第12 章)
(1B)失去自由對他產生什麼影響?(第12 章)
(1C)一起被監禁的夥伴和法軍對他產生什麼影響?(第12 章)
(1D)大自然對他產生什麼影響?(第12 章)
(2)法軍要開拔時一種「強迫人們去殘殺同類的無情的神祕力量」是什麼?
(2A)這種力量何時出現,何時消失?(第13 章)
(2B)皮耶爾用什麼去對抗這種力量?(第14 章)
(2C)行軍第一天的晚餐後,皮耶爾道馬車邊沉思,突然一個人狂笑,並自言自語地說:「我的靈魂是不朽的!」他望著天空的星星,「這一切都是我的,這一切都在我心中,這一切就是我。」皮耶爾到底是什麼意思?(第14 章)

2013年5月28日

《戰爭與和平》討論提綱 (11)

閱讀書籍:托爾斯泰著,《戰爭與和平》
譯者與出版:草嬰譯,貓頭鷹化出版社(或木馬文化出版社)
討論範圍:第三卷第三部(共34 章)

討論提綱

(1)人的理性判斷一部分是教育、洗腦與制約的結果,一部分是自我覺察與選擇的結果。至於人類不屬於理性的部份,到底又是些什麼?
(1A)龍騎兵砍了政治犯魏列夏金一刀之後,群眾蜂擁而上打死了這個政治犯,之後卻又被自己的暴行嚇到。這是人人都有可能犯的罪,還是特定人才會犯的罪?什麼原因使某些人會如此失控,而另一些人則不會失控到如此地步?(第25 章)
(1B)拉斯托普慶主導了政治犯魏列夏金的慘劇之後心魂未定,過了好一陣子才平靜下來。他用什麼方式安撫自己?(第25 章)
(1C)皮耶爾決心去刺殺拿破崙,結果卻是先救了一個法國上尉,後來又去救了一個火場裡讓人嫌惡的小女孩,這又是怎樣的情懷(或人性的質素)?
(第28-29 & 33-34 章)
(1D)娜塔莎有需要請求安德烈原諒嗎?她為什麼要請求安德烈原諒?(第31章)
(1E)安德烈在病危期間所體會到的愛是怎樣的愛?真的有那種「不需要對象」、「愛仇敵」的愛嗎?為什麼這樣的愛可以讓人感到幸福?這是人天性早已隱藏的本能,後天發展出來的能力,或者只是少數教徒的幻想?(第32 章)

2013年5月9日

《戰爭與和平》討論提綱(10)

閱讀書籍:托爾斯泰著,《戰爭與和平》
譯者與出版:草嬰譯,貓頭鷹化出版社(或木馬文化出版社)
討論範圍:第三卷第二部(共39 章)

主題與歷史背景:

這一部的焦點是鮑羅金諾戰役(俄文:Бородинское сражение 或Borodinskoe srazhenie,英文Battle of Borodino),它發生在1812 年九月七日,被稱為拿破崙一生中規模最大、最慘烈的戰役:雙方共投入25 萬戰鬥人員,死亡七萬人。
鮑羅金諾離莫斯科僅115.6 公里,俄軍在這戰役後從鮑羅金諾撤退而保留再戰的實力與補充兵員,七天後俄軍再度從莫斯科撤退,使得拿破崙在九月十四日率軍進入已被撤空、焚燒的莫斯科。

2011年1月7日

地下室手記(2/2)


討論提綱2
1-1 至 1-6

- 20210107

2010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