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6日

罪與罰(3)


提綱 (2) 問題討論至 3-2

良心與理性
人如何跳出理性的宰制進入成熟的人文(良心是非)

-20101015

2010年10月10日

人活著為什麼 10/8 錄音



錄音摘要:
  1. 參加讀書會帶給自己的改變
  2. 人活著為了甚麼
    • 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 擁有自己想要有的能力
  3. 人想要甚麼?
    • 不追求名利 追求甚麼?
    • 比名利更好的快樂在哪裡
  4. 為什麼要讀書? 讀小說的目的
-20101008

2010年10月2日

2010年9月26日

2010年9月22日

【罪與罰】討論題綱(1)


小說背景摘要:
《罪與罰》於1866 年連載發表,當時杜斯妥也夫斯基已經45 歲,出版過《窮人》(1846 年,25 歲時)、《死屋手記》(1861)和《地下室手記》(1864 年,43 歲),寫作的技巧已經相當地成熟,甚至駕輕就熟。

 
1)九等文官瑪爾米拉杜夫(妓女蘇妮雅的父親)對自己的酗酒、偷錢是什麼樣的心情(態度、評價)?

1-1)他為什麼要再婚?
1-2)婚後他是否曾經努力克制自己的酒癮?是什麼力量在支持他?
1-3)他為何重新開始放縱自己喝酒?
1-4)他被太太扯著頭髮拖著走,有何感受?
1-5)他形容幫他重新找到工作的納西維基大人是「上帝面前的蠟」、「像蠟般地熔化」,這是什麼意思?
1-6)他以為上帝會怎麼看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