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4日

欲望的美學: 第八章 「滅盡人欲」的代價

Youtube: 第八章 「滅盡人欲」的代價

0:00:00 人如何跟自己的欲望相處〜欲望的取捨
0:37:10 通過人文素養排定價值順序
0:45:00 尼采:虛無主義就是最高的價值否定了自己
0:55:50 ch8引言〜過與不及的界線在哪裡?
1:00:00 美國的禁酒令:目的、手段與結果
1:00:30 另一種極端:薩德侯爵其人&其言
1:16:00 朱熹:二元對立
1:21:20 藝術世界vs.行動世界

台北成功中學 - 20211212

2021年12月5日

欲望的美學: 第七章 靈性的渴望與幻覺



0:00:00 邊沁以多數人的幸福為依據過度簡化幸福
0:10:13 多數人往往沒有享受到經濟成長的成果
0:30:00 中國人的「清心寡慾」史是嘴上說的, 過度簡化,
             沒有人確知說的人有沒有做到
0:44:00 單身與禁慾:聖經宗教的歷代加碼過程
0:55:35 單身與禁慾:教父時期的加碼過程
            聖經作為歷史來讀, 有人性, 有人味
1:13:57 沙漠教父有實證精神,
           宋明理學沒有面對自己做不到的慾望
1:27:28 樸實的⼒量與陷阱
1:39:38 用做不到的最高價值否定其他價值,
           以致人生無可追求, 最後就變成"虛無主義"

參考文章

音樂與「慾望的美學
伊比鳩魯揹了上千年的黑鍋

清大水木書局 - 20211203

2021年11月8日

欲望的美學: 第六章 6-2 私德、公共秩序&宗教




0:00:00 私德非外部強加的他律,應屬自主抉擇
0:13:50 公共秩序交給法律規範
0:30:30 亞里士多德倫理學:抉擇的優先序
0:47:20 欲望、道德、美學
0:59:00 評價行為vs.評價人格
1:05:50 人生哲學的核心是人文素養

20211031 - 台北成功中學

2021年11月6日

欲望的美學: 第六章 6-3 欲望與人文歷史

Youtube: 第六章 6-3 欲望與人文歷史

0:00:00 人類從原始進入人文的過程
0:24:30 慾望:抉擇與禁制的歷史
               原始佛教、柏拉圖、亞里士多德
0:28:15 康德:道德的三個先驗法則
0:55:30 中國哲學vs.歐洲思辨哲學
1:12:54 Q&A

20211105 - 清大水木書坊

2021年10月3日

欲望的美學: 第六章 文明的發展v.s 個人的成長


Youtube欲望的美學: 第六章 文明的發展v.s 個人的成長

0:00:00 人之異於禽獸-會反抗本能,想改造自己
0:07:40 重回歐洲歷史源頭
0:20:01 傅柯作品2冊-瘋癲與文明+規訓與懲罰
0:32:50《性意識史》
0:42:00《性意識史第二冊》
0:57:50 重回中國歷史源頭
1:08:25 私德、公共秩序&宗教
1:16:20 欲望、道德、美學
1:22:30 欲望與人文歷史
        結語與現況總體回顧
1:27:30 Q&A
20211001 - 清大水木書坊

2021年9月4日

欲望的美學: 第五章 5-2 深論《孔子家語》&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0:00:00 孔子與先秦儒家的差異
0:05:50 理想具有流動性
0:14:20 《孔子家語》:君子亦有窮乎
0:50:10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
1:01:35 《最後的審判》簡史與修改
1:12:10 讀者提問 1
1:19:50 大衛像&讀者提問 2
1:42:40 讀者提問 3

20210903 - 清大水木書坊

2021年5月3日

欲望的美學: 第五章 5-1陶淵明活潑的生命美學


0:00:00 時代背景
0:04:50 教改世代的感受vs陶淵明堅守的價值
0:15:40 陶淵明生平:彰顯人的理想與現實伸縮有度
0:20:45 家貧卻可擁有其理想
0:25:00 現實與理想糾葛:41歲以後歸隱開始認份;
          46歲徹底覺醒,選擇不再違背自己的核心價值
0:41:30 陶淵明的人性實驗〜當情感得到滿足時,會珍惜
          做為人的美好特質,不輕易糟蹋自己
0:48:30 從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看人的生理、心理、意義感的想要(可欲)
1:13:20 意義感與生命的變化〜
          理想隨著成長而深刻化、精緻化
          核心價值的外在表現隨境遇而變遷
          僵固的價值判斷是因欠缺內在的自省

20210502 - 台北成功中學

2021年4月11日

欲望的美學:第四章 華茲華斯的崇高之美


0:00:00 引言:華茲華斯.《亭潭修道院》
0:05:40 華茲華斯的生平&創作背景〜對都會文明與法國革命失望,
欲以大自然之美為救贖
0:27:00 1795年遇柯律治(Coleridge)〜發願一起創作詩集,
想要引領人類回歸精神與情感上的伊甸園
0:33:40德國浪漫主義對柯律治與英美的影響〜「原鄉情懷」普及,影響深遠
0:50:10 視覺賞析〜賞心悅目(the beautiful)vs崇高之美(the sublime)
1:01:00 都會與大自然的關係〜塑造人的精神樣貌
查爾斯.伯尼的指責&古希臘的成見
華茲華斯心裡的倫敦與湖區
1:06:49 華茲華斯論文《崇高與美麗》vs拜倫敘事詩《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
1:14:00 詩是讀者與作者的心靈對話
與時俱遷的評價〜華茲華斯的作品在1819年時是許多人鄙夷的對象,
在1850年之前他已經被公認是那個時代偉大的英國詩人
1:24:20 讀者提問Q&A

 20210409 - 新竹清大水木書坊


2021年3月29日

欲望的美學: 第三章 邊沁純粹智性發展vs彌爾內在情感涵養



0:00:00 只有快樂並不夠,還需要「意義感」的滿足「意義感」仰賴學而知之的覺察,不是靠理性思辨
0:14:40 貝多芬的痛苦
0:25:20 快樂有「質感」(意義、價值)的差異
0:33:45 邊沁,快樂與痛苦沒有層次的差別(生物決定論)彌爾,站在人類的觀點來詮釋效益主義
0:38:10 理性與感性的貌似與分野
0:42:10 邊沁:理性的神童,情感的侏儒〜對人性的了解太淺薄,不適合研究倫理學
0:54:20 彌爾:英國19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20歲左右的意義感危機,人生再也找不到任何喜悅
1:01:30 彌爾從華茲華斯的詩獲得救贖〜孕育各種感受、產生內在的共鳴,重新找回精神性的愉悅和情感
1:06:30 精神與情感的世界:只有在大自然所喚起的情感才能帶給人真正的幸福
1:08:30 結語:情感的品味與分辨,人格的涵養與轉化

20210327 - 台北

2021年3月7日

欲望的美學: 第二章2-2 從梭羅重新認識論語-安貧樂道的生命情境



0:02:40 《論語述而》、《論語庸也》〜孔子和顏回的安於貧賤
0:05:00 顏回素描(總匯)〜樂道才能安貧
0:10:10 《孔子家語》〜孔子的核心價值
0:36:00 梭羅離群獨居的目的〜追求更高的可欲和滿足
0:46:20 《湖濱散記》的啟發〜我們如何在生活中培養出敏銳的心
              和自得其樂的感受能力?
0:52:20 功名利祿的代價〜ex.卡內基犧牲其人生和靈魂換取虛名
1:27:30 心靈與生命的藝術家〜完成自我,人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如何提升自我覺察、分辨、評價與品味的能力?
1:34:30 康德的謬見〜感性是生而知之,不學而能的本能
1:45:00 Q&A

20210305 - 新竹清大水木書坊

2021年3月1日

欲望的美學: 第二章 2-1 梭羅湖濱散記 - 離群索居與自願貧窮的意義


0:01:20 在大自然中尋找超越本能欲望的滿足
0:19:10 梭羅對待欲望有別於善惡對錯的活潑彈性方式
0:25:15 獨居之樂:精神上的自由與超越,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0:46:50 功名利祿的代價:取得的手段意味著付出的代價(賺得全世界卻失去自己)
0:57:00 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本質是什麼?
1:01:10 絕大多數人的人生,都被浪費在無關緊要的細節裡
1:06:15 自願貧窮:避免成為財富的奴隸,擁有心靈最大的自由
1:11:45 梭羅用讀書、沉思、寫作探索內心世界,從而達到精神的昇華
1:28:30 人生並非往一個終點走,要認真活過每一天


 20210221 - 台北

2021年2月6日

欲望的美學 第一章 1-5 理性與感性-誰在駕馭誰


0:00:00 人生的意義:要用你生命每個階段的時間拿來換什麼?
0:16:50 理性與感性,誰在駕馭誰?
0:21:05 休姆:我們不能從過去推斷未來(除非有特殊原因)
《人性論》:理性只能連結事件的因和果,
至於要不要接受該後果根本是感性的決定
0:30:04 ex.「軌道車理論」:對倫理學認同的基礎在於人的感受
0:38:00 理性的兩大功能:連結因果,以及協助人思索表象背後的可能,
濾除某些虛構的假象
0:41:40 阿莫多瓦《我的母親》:戲劇讓人在想像中滿足情感的需要,
但不能把虛構的戲劇當真實
0:44:00 如何避免在美好的想像中自欺欺人
0:57:00 巴斯卡:「人心有它自己的法則,而理性對此一無所知」
有兩種極端是同等危險,完全排斥理性,或除了理性外什麼也不接納
1:01:50 什麼是「心靈」的法則〜感性的分辨與自主管理下,
有哪些情懷可能把人帶到精神與情感高度?
1:16:00 另一種修行〜培養出對藝術的敏銳感受

20210205 清華大學水木書坊

 

2021年1月17日

欲望的美學 第一章 1-4


0:00:00 全書的核心問題意識與應用面: 如何分辨人生的"真實"與"虛假"
0:11:20 柏拉圖的「饗宴」: 呈現"後設性思考", 探討表象與其背後的事實
0:28:50 佛教強調四大皆空和"放下": 覺"空"則"離苦"
0:31:10 柏拉圖的「理想國」: "ˇ洞穴人"的比喻
        與感官對應的現象界是虛假的
        與心靈對應的觀念界才是真實的
0:32:30 從生而知之,不學而能的本能慾望到學而知之,勤習而能的可欲
0:58:40 從歷史去看人的可能與不能
1:10:30 康德 「純粹理性批判」 先驗哲學 vs 柏拉圖哲學
1:26:45 尼采抗拒"Too good to be true": 不要因為太美好以至於不可能的理想而否定真正可以成就的生命意義與價值

20210116-成功中學

2021年1月9日

欲望的美學: 第一章 1-3

Youtube: 欲望的美學 第一章 1-3 20210108



0:00:00 欲望的取捨與抉擇 - 價值哲學
0:10:25 文化的累積如何桎梏成為我們思想的警察和道德的裁判
0:17:00 哲學可以成為我們的道德導師嗎?
0:32:00 歐洲對理性霸權的反抗從 Von Herder 的詮釋學(Hermeneutics)開始
0:39:00 歌德如何成為德國人精神性的代表 - "浮士德"對人的生命做全面的再思考
0:59:20 邊沁的盲點: 最大的快樂和最少的快樂
理性思辨常用太少的原則簡化人性的事實
1:21:15 六0年代的反戰背後的文化問題 - 思想導師 Herbert Marcuse
1:28:20 Q&A


人名補充:

(1)歌德「浮士德」的英譯者(也是尼采最早的英譯者)是 Walter Kaufmann
(2)維根斯坦的博士論文口試委員,分析哲學奠基者之一是 G. E. Moore
(3)資中筠:全面看美国


參考文章閱讀:

 20210108-清大水木書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