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3日

《戰爭與和平》討論提綱(9)


閱讀書籍:托爾斯泰著,《戰爭與和平》
譯者與出版:草嬰譯,貓頭鷹化出版社(或木馬文化出版社)
討論範圍:第三卷第一部(共23 章)
本部主題: 拿破崙入侵俄國的俄法戰爭從 1812 年6 月底到11 月底,共持續了5 個月的時間。不只無數人死亡,而且是基督徒與基督徒之間大規模、持續的殘酷屠殺,比托爾斯泰從軍期間所遭遇過的任何屠殺都讓他更難以相信這樣的屠殺是有可能的。

討論提綱

(1)面對1812 年法俄戰爭的起因,托爾斯泰為何無法接受歷史學家固有的解釋?
(1A)史學家說:俄國原本和法國結盟,一起對英國進行「大陸封鎖」,後來卻退出這個封鎖,而惹惱拿破崙,決心要剷除這個心腹大患。問題是:法俄軍力懸殊(61 萬對24 萬),俄皇亞歷山大有必要去惹惱拿破崙嗎?此外,有沒有俄國的參予,對大陸封鎖政策的成效影響不大,拿破崙有必要因此而發動六十萬大軍去攻打俄國嗎?兩國有非戰爭不可的必要理由嗎?兩國都沒有化解戰爭的機會嗎?(第1 章)

(1B)本書第二部第一卷用許多小案例說明「戰場上的勝負是由主帥無法預知、無法有效控制,也無法完整了解的許多小事件累積起來,因此每一件小事件都可以影響最終的勝負」。這一部第 11~12 節裡又再度用安德來公爵和尼古拉的角度來申述兩個觀點:戰爭的現場跟戰爭的理論根本是兩碼子事,而許多歷經戰爭的人在事後陳述戰場實況時都與事實大相逕庭。
這些觀點和第1 節所陳述的「歷史不可知論」有何關係?
(1C)假如拿破崙評估在他治下的歐陸各國統治力量薄弱,或者事先正確地評估過「速戰速決」戰略失效的後果,他敢揮軍攻打俄國嗎?假如俄皇亞歷山大認定俄軍的士氣與貴族的支持度不足以抵抗拿破崙,或者清楚看到俄國軍力懸殊而在開戰前又完全沒有克敵之計,他敢招惹拿破崙嗎?
(1D)俄法戰爭5 個月期間裡,近百萬基督徒違背聖經十誡裡「你不可殺人」的誡而彼此血腥殺戮,托爾斯泰認為這是誰的罪?統帥(拿破崙和俄皇亞歷山大)犯的罪?參與殺人的每一個個體也都犯罪?

(1E)俄法戰爭的結果遠遠出乎雙方剛開始時的預料(拿破崙的軍力是俄國的三倍,而「速戰速決」的戰略從未曾失效;俄軍方面戰勝的關鍵人物庫圖佐夫並非俄皇倚賴的寵臣,而俄國根本沒有人知道要如何地打這一場戰),假如勝敗總是超乎人的算計,要把歷史理解為關鍵人物的理性抉擇與行動,還是要把歷史理解為一系列非理性的作為與偶然,或者要把歷
史理解為人的意志與理性所無法改變的「必然」?

(2)在托爾斯泰的觀點下,拿破崙為何會執意要發動戰爭?
(2A)第2 節裡為何特地寫下波蘭槍騎兵老上校率兵泅渡而導致四十來人淹死的插曲?這個插曲結束的地方托爾斯泰寫下希臘古諺「神要毀滅誰,就先讓他發狂。」這是針對誰而發的?
(2B)第6~7 節裡描述拿破崙接見俄皇使者巴拉歇夫的過程,拿破崙看起來像是喜怒無常的人?狂妄自大的人?還是英明的天才?
(2C)第4~5 節裡描述拿破崙麾下的統治者和元帥?他們看起來像是可以成就大事的人?還是愚頑之輩?

(3)在托爾斯泰的觀點下,亞歷山大為何會執意要這一場戰爭?
(3A)俄軍分成三軍而無總司令,亞歷山大在第一軍裡的身分又不是總司令,從這跡象看,亞歷山大有沒有清楚地為自己確定好在這場戰爭中所要扮演的角色?亞歷山大有沒有下定迎接這一場戰爭的決心並評估這一場戰爭的可能後果?
(3B)第9 節把亞歷山大身邊的群臣描述成九派,第10 節把亞歷山大寵信的德國人普法爾描述成與現實徹底脫節的軍事理論家,第12~13 節則從尼古拉的位置把備戰中的俄軍描述成在惡劣生活條件下隨機取樂的酒鬼和軍人。從這些跡象看,俄國有沒有計畫好要面對這一場戰爭?
(3C)第14~15 節描述尼古拉在戰場上的表現,他砍了法國龍騎兵一刀之後卻一直發抖,為什麼?假如俄國許多軍官都有和尼古拉一樣的感受,這場戰爭怎麼打?
(3D)第18 節描述了羅斯托夫全家到拉祖莫夫斯基家教堂做禮拜的情形,以及娜塔莎在祈禱時的心情,司祭引導的禱告裡有明顯的矛盾讓娜塔莎有短暫的矛盾。什麼樣的矛盾?
(3E)第21~23 節描述描述了俄國平民和貴族對戰爭以及俄皇的感情。你猜托爾斯泰對這些反應模式抱持著怎樣的態度或評價?

(4)娜塔莎的病是如何慢慢地好轉的?
(4A)娜塔莎的病根在哪裡?
(4B)皮埃爾對她發生了什麼樣的作用?
(4C)齋戒對娜塔莎發生了什麼樣的作用?
(4D)皮埃爾為什麼決定不再去看娜塔莎?
(4E)第20 節末,皮埃爾告別之前他和娜塔莎「心慌意亂地對視著」。為何兩人都「心慌意亂」?

補充說明
  《新約聖經》的〈馬太福音〉(10:29-31)和〈路加福音〉(12:4-7)都提到過:「兩個麻雀不是賣一分銀子嗎?若是你們的父不許,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所以不要懼怕,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原本是強調「神會保護義人,不用怕世上的惡人」,後來逐漸被解釋成「一切事件背後都有神的旨意。」
  類似的思想在《舊約》中就已經一再出現。譬如〈撒母耳記上〉(14:45)百姓對掃羅說:「我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連他的一根頭髮也不可落地,因為他今日與神一同做事。」〈撒母耳記下 14:11〉大衛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你的兒子連一根頭髮也不至落在地上。」〈列王紀上〉(1:52)所羅門說:「他若做忠義的人,連一根頭髮也不至落在地上;他若行惡,必要死亡。」